约翰二书与约翰三书是新约圣经、也是整本圣经最短的两卷书,这两卷书的主题、内容、语汇、格式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多次提到“真理”、基督徒的旅行者以及对他们的接待、约翰对基督徒践行真理感到欣慰,两卷书的结尾也基本相同。约翰二书的收信人是“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一位女性基督徒和她的儿女。有些解读认为这里的太太是指代一个教会,是在教会被逼迫的情况下用的化名,以避免盘查,这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书信的内容明显讲的是基督教、数次提到耶稣基督,仅仅在收信人的名字上隐晦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如果是指教会,讲“太太和她的儿女”也是多余的。约翰在这封书信里,其宏观主题是基督徒在真理中彼此相爱(v.1-3),在此之下是两点,其一,真理定义这个爱的内涵(v.4-6),其二,真理定义这个爱的界限(v.7-11),可以说,约翰二书是一部微型的爱的指南,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如何去爱。
爱是所有人熟悉的,每个人都希望被爱、也都会爱人,了解基督教的也大多知道圣经讲爱人如己,基督徒大多知道神是爱、神爱世人,知道基督徒要彼此相爱、要爱仇敌。但如常所讲,熟悉往往不表示真的明白,反而往往是被熟悉所掩盖的不明白。越是熟悉的、越是觉得简单的,我们越少去思考、鉴察,越容易在原来的惯性中行走,越容易被周围的错误裹挟。可以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如果它的确是我们想的那么容易,如果理解它真的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那圣经为什么一直在讲?主不断的教导、使徒不断的教导?难道是我们容易忘了这个诫命本身吗?想必不是,是我们容易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实践,容易抓住诫命的文字,填充错误的内容。可能更严重的,是我们会轻视圣经的这些教导,因为我已经读了好多遍、听人讲了好多遍,这么直白的几句话,我还能不明白?我的问题只是行不出来而已,不是不明白。这是很多人的判断,我的问题不是不明白、是行不出来。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认知和行动不会脱节,就如约翰在这里说的,爱和真理不会脱节,我们行不出来和没有明白是一个问题,没有明白和行不出来是一个问题。只不过我们常常想把自己的问题降级,想着我至少已经解决了一步,只剩下另一步,这是自欺欺人,也导致这些人的问题一直存在。他觉得他一个方面已经没有问题,我已经明白、只要下功夫实践就行,可他的问题不只是实践、他的认知存在严重缺陷,他盯着实践的结果就是这个认知缺陷始终存在,始终无法解决,他也就始终无法实质性的改变;类似的,一个人如果以为自己有行动力、意志力,自己的问题只是不明白,他的问题也不会解决。病情的诊断错误,病情的治疗也延续这个错误,病情就不会真正的好转。下面我们看约翰是如何在这里诠释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