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见证的是基督显现的生命之道,其目的是,“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约翰提到两重目的,一是“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二是“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这也概括了整卷书的目的。这卷书后续内容诠释的是“圣徒与神相交”、“圣徒彼此相交”的内涵,以及基督徒如何理解并践行这个内涵,从而得以“喜乐充足”。
一个人如何得有生命之道?如何可以与神相交?约翰在这卷书虽然没有专门展开谈这个问题,他教导的原则与主、与其他使徒是一致的,“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信神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3:23, 5:1, 5, 10, 13),仍然是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因信得生命。信耶稣是基督、信神子耶稣基督的名,就有生命,都是从神生的,就与圣徒相交、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圣徒彼此相交是圣徒与神相交在人际关系层面的体现,因为圣徒与神相交,所以圣徒彼此相交,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与神相交”。
“相交”是什么意思?“相交”一词的原文,koinoneo,并不容易翻译,除了“相交”之外,中文各版本还译作“相契合”、“相通”、“交通”,英文通常译作communion或fellowship。这个词语的原意是共同、共有、参与、分享、共享,例如人与人的共有财产,人与人的朋友之谊,也用于表达异教的人与神的关系。这一词语在新约圣经直接出现的经文包括,约翰一书,“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1:3, 6-7);哥林多前书、后书,“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份”,“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这里翻译为“感动”并不准确,意为“相交”、“相通”、“交通”);使徒行传讲耶路撒冷的圣徒“彼此交接”(徒2:42)。如果按一字一意来看,“交通”可能是最好概括原文意义的一个翻译,“交”者,相交、相互、连结,“通”者,沟通、共通、往来、交流,可以相对准确和全面的表达原文的多方面意义(虽然“交通”现在通俗指的是人员和货物运输)。
我们理解圣经的教导,不只要看某个词语的世俗用法,更要看圣经对这个词语的定义。“与神相交”概括了恩典中神人关系,属神的人与三一神的相交,与父、子、圣灵相交,既包括神对人的维度,也包括人对神的维度:与父相交,体现在与父和好、成为父的儿女,“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罗5:11),“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做后嗣”(罗8:17, 约1:12);与主相交,体现在与基督的合一,“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罗6:3),“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加3:27);与圣灵相交,体现在圣灵的重生和内住,“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罗8:9),“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林前6:19);在这个框架之下,“与神相交”也包括属神的人得享神的恩典、践行神的恩典,在三一神里面过属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我们不展开看这些具体经文,仅就如何理解“与神相交”、“与神交通”,简单看一些宏观原则。
一个人与他所信的神明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连结、沟通。虽然偶像是死的、不会听、不会看、不会回应,但在敬拜偶像的人心里,他与偶像有互动、有交通,宗教存在的前提是人与神明之间的连结、沟通。所以“与神相交”、“与神交通”,在异教并不罕见,那异教是怎么理解的?异教对人与神之间的沟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与神明是彼此独立的沟通,人作为从神明独立的个体,神明作为与人独立的个体,人在神明的外面、神明在人的外面,各自独立、各行其是、各负其责,虽然二者可以相互影响,但根本上二者是独立的,因为没有一个有完全的掌控。这代表了宗教的理性主义倾向,我与神的沟通其实是被造物之间的沟通,与人与人的沟通没有本质区别,这种沟通仅限于信息的沟通、物体的传递(或能力的传递)。二是人与神明彼此重合的沟通,这代表了宗教的神秘主义倾向。人达到某种境界之后,就化作神明或者神明的一部分,我就是神明、神明就是我,我和神明之间不分彼此、也分不清彼此,我已经融入到神里面,我已经被神化。这常见于各种形式的泛神论,例如有的宗教认为万物有灵,人的灵与万物的灵是相通的,是互相转化的,有灵者皆可为神明,通灵者皆可与神明沟通,因为他就是万物之灵的一部分。
异教的这两种倾向在基督教内部广泛存在,不少基督徒效仿异教来理解神人关系,也会拿圣经的某些经文辩护。例如,有些人觉得我和神之间只是信息沟通,神告诉我福音的信息,我接受、相信;或者只是能力传递,神给我某种能力,我接受,我就有这个能力。这种想法相当普遍,他的理由是,圣经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这不就是信息传递吗?圣经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24:49),这不就是能力的传递吗?神给我、我接受,神让我做什么、我做什么,这不就是与神相交吗?他始终把人视作是从神独立的,神对人的影响也是很有限的,神与人相交背后是神与人各自独立的“自由意志”。另外一些人觉得我和神存在更深层次的相交,彼得说“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神性)有份”(彼后1:4),这不是说我们与神的神性有份吗?不是说我们被神化?至少是半神化吗?圣灵不是住在我们里面吗?基于这些错误理解,在历史上一直有基督徒希望通过自我参悟来进入与神沟通的更高境界,进入无我的神人合一状态,我融入神、融化在神里面。以上认识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在教会中广泛存在,不是很多人有意识的认同这些错误,而是懵懵懂懂的停留在这些错误,因为他不明白圣经的教导,唯一的选择是搬运熟悉的异教模式,或者是异教的理性主义、或者是异教的神秘主义。
圣经教导的“与神相交”、“与神交通”,则与之不同,既非理性主义、也非神秘主义,虽然常被误解为理性主义或者神秘主义。简而言之,圣经教导的“与神相交”、“与神交通”,指的是“神与人在基督里的相互归属和认同”。其一,是“神与人”在基督里的相互归属和认同,神是神,人是人,人与神交通始终是人与神的关系,不是被神化的人、半神化的人与神的关系,神与被造物的区分始终存在、也不可逾越,这个区分从来没有因为与基督合一、圣灵内住有丝毫的改变。与神相交的人,是属神的人,不是神人、不是超人,不是与神同等或凌驾于神之上的存在;他仍然是被时间、空间局限的被造物,他对神的认知仍然有限,仍然降服于神的权柄、受制于神的旨意。与神相交、与基督合一、有圣灵内住,常误解为对人的神化、半神化,在东正教、天主教、改革教会都有出现,例如各种形态的灵恩派。但更普遍的不是某个宗派,是渗透在各个宗派的异教化认识,他认为救赎针对的不是人作为罪人,而是人作为被造物,救赎不是罪人的重生和更新,而被认为是对人这个被造物的超脱和超越,人不再是人,成为神或者半神半人。通俗的说法讲的是,因为与神相交、与基督合一、有圣灵内住,我的想法就是神的旨意,我在我的感觉中就可以寻找到神和神的旨意,神就会直接和我说话。异教擅长的就是模糊神与被造物的界限,矮化神、高抬人,而“与神相交”这个教导,最容易被用于模糊这个界限。
其二,圣经讲的是神与人在基督里的“相互归属和认同”,既有相互归属、也有相互认同。神与人相交,圣经说的不是相互认识,而是相互认同,“我要做他们的神,他们要做我的子民”(创17:7-8, 耶24:7, 30:22, 31:1, 33, 32:38, 结11:20, 37:27, 亚13:9),“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做他的神,他要做我的儿子”(启21:3, 7)。这绝对不仅限于信息或者能力的传递,两个人之间在没有相互认同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有信息和能力的传递。认同相比认识是更为根本的、更深层次的,不只是接纳、接受、承认,而是在存在层面的认同,是对对方的根本性的接纳:神接纳罪人,承认这个人为神的儿子;罪人认识神、接受神,承认神是神、尊神为神。圣经说的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归属,“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约6:56, 14:20, 15:4-7, 17:23, 约一4:13)。这里表达的是神与人的特殊的、奥秘的关系,这种归属没有把神矮化、也没有把人神化,神依然是神、人依然是人,但神在人里面、人在神里面,就像葡萄枝子以某种方式在葡萄树里面、葡萄树以某种方式在葡萄枝子里面(当然这个类比仍然是有限的,无法完全表述神人之间的相互归属)。神与人的相互归属认同,是真实的、圣洁的,人与神既是遥远区隔的、又是切近亲密的。遥远区隔是因为神是神、人是人,人永远不可能与神同等,人对神应始终心怀敬畏;切近亲密是因为恩慈的神与人同在,以奥秘的方式住在人里面,让人渴慕神、信靠神。我们的认识常常破坏这个属神的张力,走到极端,一旦说到神与我们很亲密,就把神矮化;一旦说到神的崇高伟大,就把神看得遥远、没有表情(impersonal)。这就导致我们常常认为的与神亲密,是异教式的亲密;我们认为神的崇高,是异教式的崇高。
其三,圣经讲的是神与人“在基督里”的相互归属和认同。基督成就了神人之间的相互归属认同,也体现了神人之间的相互归属认同。基督是神子屈尊降卑为人,基督的神性没有把他的人性神化,基督的人性也没有把他的神性矮化;神与人相交,是神屈尊降卑与神相交,没有把神矮化,也没有把人神化。神人之间的相互归属认同是神在基督里应许、成就、并赐予的,是因为基督道成肉身、死里复活,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保,我们信靠基督,得以与神相交。人与神相交、人与神交通的所有内涵,都是通过基督实现的:“与神交通”意味着连结,基督是神人之间的中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与神交通”意味着沟通、交流,基督是神的道、神的启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4, 18, 14:7, 来1:3);“与神交通”意味着享有,享有神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所有恩典,“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弗1:3, 6, 8, 罗8:32, 彼后1:3);“与神交通”意味着共通、共同,神通过基督与人同在,“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太1:23),“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约14:16-20)。与神相交,我们是与神同行,神与我们同行,这个相交、交通是持续的、恒久的,源源不断、滔滔不绝。与神相交不是幻觉,与神同行不是幻影,这是神在基督里成就并赐予我们的真实,是运行在每个属神的人里面的大能大力,“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