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亲近敬畏神的人、喜爱敬畏神的人,教导敬畏神的人、赐恩惠给敬畏神的人、保守看顾敬畏神的人;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敬畏神是有福的;属神的人怀着敬畏的心敬拜神、尊重敬畏神的人、结交敬畏神的人。“敬畏神”是属神生命的代名词,概括了属神生命的状态以及与神的关系……敬畏神是神喜悦的,与之相对,不敬畏神的是神厌恶的,“不敬畏神”是罪恶、悖逆的代名词。诗篇讲,“恶人的罪过,在他心里说:‘我眼中不怕神。’”,“那没有更变、不敬畏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神必听见而苦待他”。以色列人悖逆神背后是不敬畏神,神斥责他们,“你怕谁?因谁恐惧?竟说谎不记念我,又不将这事放在心上!我不是许久闭口不言,你仍不怕我吗?”,“背道的以色列行淫,我为这缘故给她休书休她。我看见她奸诈的妹妹犹大还不惧怕,也去行淫”,“你们列祖的恶行,犹大列王和他们后妃的恶行,你们自己和你们妻子的恶行,就是在犹大地、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们都忘了吗?到如今还没有懊悔,没有惧怕”。不敬畏神的人,抹灭了智慧、泯灭了良知,心里刚硬、硬着颈项,无视神的教导、逆反神的诫命、轻蔑神的审判。连神都不敬畏,那这个人没有什么可怕的,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行恶。
是否敬畏神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归属于神、是否信靠神、是否为神悦纳。有些基督徒避谈敬畏、少谈敬畏,觉得没有必要谈敬畏,讲敬畏不把人都吓跑了?还有人愿意到教会吗?神不是爱吗?谈信心、爱心多好,要谈敬虔、不要谈敬畏,战战兢兢的能有平安吗?能信神吗?让人害怕的神还能有爱吗?圣经不是也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不是说“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放胆无惧、笃信不疑的来到神面前”?“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这不是说“无惧”吗?敬畏神不是惧怕吗?这些认识把敬畏神与信心、爱心、顺服割裂,把敬畏神与教会事工、传讲福音对立。然而,敬畏神与信心、爱心、顺服是一体的,不存在没有敬畏的信,不存在没有敬畏的爱,真正的信、真正的爱一定带着对神的敬畏。没有敬畏神,信心是空洞的,爱心是世俗的,顺服是敷衍的,信仰和生命是异教的,这是基督徒异教化、教会世俗化的根源。没有敬畏神,就是没有把神当作神;没有把神当作神,还有属神信仰、属神生命吗?当然不可能。那什么是敬畏神,为什么要敬畏神?基督徒为什么需要敬畏神?
首先,神值得敬畏,是因为他是值得敬畏的神,人要敬畏他、天使要敬畏他、万有都要敬畏他,如同万有都要赞美他。神是自有永有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如诗篇所说,“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你,直到万代”,“在他四面的人,都当拿贡物献给那可畏的主”,“他在圣者的会中是大有威严的神,比一切在他四围的更可畏惧”。启示录二十四位长老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神的荣耀、尊贵、权柄让人敬畏,就连圣洁的天使也不能近前,在神的宝座边侍立的天使要用翅膀遮脸。神值得敬畏,背后是神的完全的神性,是神的自有永有、独一、超越、奥秘、永恒、权能、智慧、伟大、荣耀、真实、恩典、良善、圣洁、公义、信实、怜悯、慈爱。神不是有值得敬畏的一面,不是神的某些神性值得我们敬畏、然后某些神性值得我们信靠,不是神在旧约值得我们敬畏、在新约就不必敬畏,不是神在审判的时候值得敬畏、神在拯救的时候就不值得敬畏,不!神的所有神性都值得我们敬畏、信靠、赞美。诗篇说,“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敬畏与信靠是一体的;“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他在万神之上,当受敬畏”,敬畏与赞美是一体的;“在他四面的人,都当拿贡物献给那可畏的主”,敬畏与敬拜是一体的;“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敬畏与恩典是一体的;圣经讲的“大而可畏”的日子,既是神的审判之日,也是神的拯救之日,是大而可畏的神的大而可畏的审判,也是大而可畏的拯救。
敬畏,是卑微的人甘心降服于至高、至圣、至荣的神,降服于他的尊大、能力、荣耀、强盛、威严,所以敬畏是神人关系的基础,敬畏是把人当作人、把神当作神。这里“敬畏”一词包含的“怕”,是震慑于神的荣耀、降服于神的荣耀。在这个层面,敬畏和一个人是否犯罪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将来在新天新地,不再犯罪的圣徒依然敬畏神,就像今天圣天使在敬畏神;这也和神在做什么具体的事情没有直接关系,无论神在做什么事情,神依然是荣耀的神,人依然是卑微的人。敬畏取决于对神的正确定性和定位,所以缺乏对神的真正敬畏,是出于对神的错误定性和定位,随之对人的错误定性和定位。我们把神视作什么样的神,就有与之相称的态度、与之相称的敬畏。你不信这个神,就没有敬畏;你把这个神当作偶像,就有对偶像的敬畏;你把这个神当作至高的神,就有对至高神的敬畏。……
以上这些对神的错误认识,对父、子、圣灵的错误认识,导致不少人口称信神、爱神、顺服神,可对神的态度是异教对其偶像的态度,甚至还不如异教对其偶像的敬畏。敬畏神,从神人关系的核心内涵变成了一个选项、一种负担;神的恩典,没有成为敬畏神的动力,反而成了不敬畏神的理由。将神的恩典与神之为神割裂,与神的荣耀、权柄、能力、威严割裂。他心里的神有爱却没有能力,有恩却没有威严,因为神的亲近、所以人可以亵慢,因为神的恩慈、所以人可以放肆,提及神、提及神的话语,他的轻松写意让人瞠目结舌,让异教徒看到都目瞪口呆。“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这发生在以色列人身上,也发生在基督徒中间。口称信神的人对神都是如此轻蔑,那不信神的人会怎么看神?对神的轻蔑,尤其体现在对神的话语、神的教导、神的诫命的轻蔑。敬畏不是一种感觉而已,不是自我感动、不是不可名状的害怕,敬畏神实质体现在降服于神的权柄、神的话语,唯神是听、唯神是顾。既然神是神、人是人,正常的神人关系就是人降服于神、遵行神的诫命。一个人说自己敬畏神,却不管神的话语教导的是什么、神的诫命要求的是什么,这不叫敬畏,这是对神更大的蔑视。诗人敬畏神,他时刻想到的,一是神的荣耀,二是神的诫命,既然降服于神的荣耀,那就遵行神的诫命。敬畏是要神喜悦的,不是要人满意的,敬畏的关键不是心理、生理层面的怕,是生命层面的信靠、降服,不是懵懵懂懂的感觉神是可怕的存在,是清清楚楚的信靠神、降服于神,遵行神的诫命。敬畏神不只是承认神的存在,敬畏神是承认神的权柄、承认神在神的话语中实质性体现的权柄。不敬畏神,不见得是口头上说不敬畏、不见得是没有害怕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把神的话语、神的诫命当作一纸空文。
以上我们谈的是敬畏神的第一点,也是首要一点,因为神是神、人是人,因为神的尊荣、权柄、伟大,所以他值得人敬畏,没有犯罪的人也要敬畏。以此为前提,敬畏神还有另一点,那就是神的圣洁、人的罪。如果人没有犯罪,就像圣洁的天使没有犯罪,那神人之间没有攻击性、对抗性,人对神没有、神对人也没有,这种敬畏所讲的“怕”是震慑、降服于神的伟大。但由于人类犯罪,由于属神的人还在犯罪,神人之间存在攻击性、对抗性的元素——罪,所以敬畏所讲的“怕”不只是震慑、还有威慑,不只是降服、还有驯服,因为罪不愿意尊神为神、不愿意把神当作神来荣耀,罪要颠倒神人关系,犯罪就是不敬畏神、不敬畏神就是犯罪,犯罪引发神的愤怒、招致神的审判。这里的“怕”是惧怕神的愤怒、神的审判,惧怕罪人面对圣洁神的后果。这在旧约有着有形有限的体现,例如,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神借着摩西对他们说,“你下去嘱咐百姓,不可闯过来到我面前观看,恐怕他们有多人死亡。又叫亲近我的祭司自洁,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以色列人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这是罪人对圣洁的神的惧怕。所以圣经中的圣徒见到神,他们深知这是严肃、严重的事情,不得戏谑、生死攸关,必须心怀敬畏、不敢怠慢。雅各遇到神,说“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神告诉摩西所站的是圣地,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后面神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基甸看到耶和华,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参孙的父亲玛挪亚说“我们必要死,因为看见了神”;以赛亚见到神的荣耀,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但以理见到神的异象,说“我主的仆人怎能与我主说话呢?我一见异象就浑身无力,毫无气息”;彼得看到主行了神迹,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主登山变像时,彼得等人听到神的声音,“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约翰见到主的异象,“就仆倒在他脚前,像死了一样”。这些圣徒敬畏神,是认识到神是神、人是人,神是圣洁的神、自己是犯罪的人,这里有畏惧,因为自己不配、不敢、不能以这样的身份见到圣洁的神,神的圣洁不是空洞、无力的,是带着权柄能力的,断不以有罪为无罪,“人见神的面不能存活”。
罪人应当惧怕神的圣洁、神的审判,“神的愤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罪人“本为可怒之子”。这种恐惧是在非恩典关系、单纯对抗关系中被造物的状态,是与神为敌的恐惧,是终极恐怖之下的终极恐惧,这种恐惧并非圣经讲的属神的敬畏。如雅各说的“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如诗篇说的,“耶和华啊,求你使外邦人恐惧,愿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人!”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圣经讲属神的人没有这种恐惧,与神不是非恩典、单纯对抗的关系,而是恩典的、和好的关系,属神的人是神的儿子、不是可怒之子,所以“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属神的人可以“放胆无惧、笃信不疑的来到神面前”,“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
然而,基督徒没有这种恐惧,不等于基督徒对神没有敬畏,不等于基督徒的敬畏与神的圣洁、人的罪无关。敬畏神不可能不思想神,思想神不可能不思想自己的罪,思想自己的罪不可能不思想神对罪的态度。其一,罪依然可怕,神对罪的态度、罪的后果依然可畏。不是说将来没有审判,罪就不存在、就没有后果。罪依然在亏欠神的荣耀、藐视神的恩典,罪依然让神不悦,甚至让神极其不悦、极其愤怒。不是说成为基督徒之后,神就不理会我们的罪,我们无论如何犯罪,神都微笑以对。大卫犯罪,不敬畏神,“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神赦免他的罪,可神是不是微微一笑就过去了?没有,他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一个人即使不再面对神终极的审判,他依然需要惧怕神,因为他犯罪,神会管教、神会惩戒,他依然会以各种方式体会到神的不悦,有些方式可能会相当痛苦。这不值得惧怕吗?大卫所经历的事情不值得惧怕吗?此外,如果一个人被神管教、被神惩戒之后仍不悔改,屡教不改,继续硬着颈项轻慢神,那他面对的就不只是今生的管教,还有将来的审判,神的恩典不是不敬畏神的理由,不是试探神的理由。有神的恩典、警告,还继续悖逆,结果就会是倒在旷野的以色列人,是希伯来书说的“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主对教会的警告是,“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对于基督徒、教会,这不值得惧怕吗?难道我们希望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其二,圣经呼召基督徒敬畏神,是针对人的骄傲、对神的轻慢,尤其是对神的恩典的轻慢,把神的诫命当作儿戏。我们常常以为,罪的蔓延、恶化是我可以控制的,我只犯小罪、不犯大罪,神就不会拿我怎么样,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敬畏神,就和罪在这里做游戏,最后被罪游戏。轻慢神带着很大的欺骗性,它可以隐藏在信神、顺服神的名义之下;轻慢神还是敬畏神是心底里的状态,两种个可以有同样的外在表现,却有截然不同的内心。有些人对神虽然没有极端的抗拒,可有长期、普遍、自以为是、自以为安的轻慢,以为只要对神有所尊重、有异教式的尊重就可以。我们往往轻慢神、矮化神是如此自然,人和我们讲话、我们听,神给我们的教导、我们不听,人有威严、我们害怕,神有威严、我们不怕,惧怕人远远超过惧怕神。离弃神、敬拜偶像,不是从敬拜偶像开始的,是从把神当作偶像、以对偶像的态度对待神开始的。所以圣经告诫我们,“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这些告诫指向的是源头,看似不起眼的源头,心里开始骄傲、轻慢神,开始觉得对待神不必认真、严肃,不必心怀敬畏,我觉得自己不必背后是我觉得神不值,神的不值背后是神的“不是”,一旦神不是神启示的神,在此之上,一切的性质就变了。不敬畏神,人还可以维持宗教体制、宗教生活,可丢掉了灵魂;只有敬畏神,属神信仰、属神生命才有灵魂。人的骄傲一旦浮出水面,对神的敬畏就沉入水底,轻慢神、谄媚人、贪爱世界就兴风作浪,对神的信靠、顺服就成了水面上的泡沫。没有敬畏神,我们对神是举重若轻;敬畏神,神在我们心里才是重若千钧;没有敬畏神,我们对神的诫命是消极懈怠;敬畏神,我们才会“谨守遵行”;没有敬畏神,神的话语飘忽在头脑里;敬畏神,神的话语才能沉在心里。对神的敬畏是心灵的守护,敬畏一旦缺失,罪就是洪水猛兽;对神的敬畏是人间的清醒,敬畏一旦缺失,世界就如痴如狂。
以上摘录自《圣经概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