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艾德勒,范多伦 这不是一本关于圣经和信仰的书,其作者艾德勒是上个世纪“经典阅读运动”的倡导者,主编《西方世界伟大著作》丛书和《大英百科全书》,这本书比较全面分析了阅读的几个层次,对阅读不同体裁的书也提出一些指导。 [...]
有时间即有故事,有人类即有戏剧,被造世界的每个现象都是一个事件、也都是另一事件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有都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故事可以是人类观察、记述的,可以是人类想象、虚构的,也可以是二者糅合的,故事是人类生活以及人际互动 [...]
本文原载于“简要问答”页面,更多讨论可参见“基督徒生命”10.1.2.3——子女之孝,属神信仰与传统儒家孝道之间的分歧和冲突。 不信神的家人的葬礼,有叩拜、烧纸等行为,基督徒如何处理?类似事情的原则,可以参照哥林多前书第8章和第10章 [...]
“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因信得生”是宗教改革之后正统教会最为熟悉的教义之一,得救不在乎行为而在于信心,这是新约和旧约圣经清楚且一致的教导,信靠神和神的应许是罪人得救唯一的途径。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行为得救,罪人做不到、基督徒也做不 [...]
圣经是神启示的体系,学习圣经是体系的学习,是在体系中的学习、是体系式的学习,每个点都是体系的一部分,神在这个体系里启示并解释,我们在这个体系里认识并理解。这个体系是有机关联的复杂体系,内部有很多层次、每个层次有很多元素、每个元素之间又 [...]
《爱弥尔:论教育》原书封面 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尊重和鼓励被教育者的意愿,传统教育是教育者主导,现代教育则是被教育者主导,现代教育的重点不是教育者教导知识和技能,而是被教育者主动发现、尽情释放自己内部的潜能,传统教育强调个体对社会 [...]
列王记上第13章的背景是第12章后段,耶罗波安主导的属神信仰异教化,这个异教化包括异教化的神(12:28-30)、异教化的敬拜(12:31)、异教化的宗教生活(12:32-33),虽然他继续口称“领你们出埃及的神”,但这个信仰已经完全 [...]
路加福音第16章的这个比喻,是第15-16章主的教导的一部分,这里的听众有主的门徒(路16:1),也有众税吏和罪人(路15:1,他们中至少部分是门徒),以及法利赛人和文士(路15:2, 16:14)。第15章的三个比喻,寻找迷失的羊、 [...]
最近在基督徒生命模块讲到一些与家庭伦理相关的问题,例如同性、变性、离婚、堕胎等等,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我们只是粗线条的指出它们背后的主导异教意识形态,以及圣经对此的定义和解释。与之相关的另一方面,是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具体应对在自己、家 [...]
马太福音第12章,法利赛人说主是在靠着鬼王赶鬼,主的回应里有这两句话: “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唯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唯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12:31-3 [...]
这里绍介的书是半传记性质的讲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的重要毋庸多言,本书的前半部分从牛顿的科学体系开始,简单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历史、内容、影响,后半部分则是尝试探究他的科学理论 [...]
宗教作为普世的现象,基督信仰作为历史传承的信仰,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一定会涉及到基督信仰内部和外部的比较,这里有四重:一是正统基督信仰之间的异同,二是正统基督信仰与非正统基督教之间的异同,三是正统基督信仰与近似基督信仰之间的异同,四是 [...]
1 传讲圣经的定位 在对神的顺服中,个体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部分,包括基督徒与不信神的人的互动,以及基督徒之间的互动。在基督徒的众多关系中,与神的关系是终极和首要的,其次便是与人的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基督徒与其他基督徒、以及 [...]
女人是否可以讲道,在今天的教会看似没有争议,为什么只有男人可以?男女不是平等吗?这不是歧视女性吗?这不是压制女性基督徒的服事吗?旧的传统怎么能适应新的时代?神不是爱人吗?绝大多数的所谓教会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出决定,而且大多数的基督徒在 [...]
成功神学是现代比较流行的基督教的变种,其核心理念非常简单:神给基督徒祝福必定是物质的财富、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等等世界的、物质的、今生的美好。这个运动自战后在美国兴起,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广泛传播,但其源起可以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