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犹是约翰在真理中所爱的基督徒,他的祷告是,“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在约翰看来,该犹属灵生命的状态是良好的,他希望该犹的身体和其他事情也是良好。这是比较特殊的祷告,他祷告的不是“你的灵魂和身体一样好,你的灵魂和你的事业一样顺利”,而是说你的事业、家庭、身体和你的灵魂一样好。该犹属灵生命的状态,是约翰认为的“好”的标杆,好的状态就应该如此,这是对一个基督徒的很高评价,该犹以属灵生命为重、以属神的眼光生活。该犹属灵生命的兴盛、繁荣,如诗篇所讲,“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1:2-3),这不是他一帆风顺、没有障碍,而是他的生命活泼、生命力充沛、果实丰硕,不是懒散的、懈怠的、飘忽的、干枯的。

约翰对该犹的评价,对我们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反省一下,有多少时候,我们的属灵状态良好,其他方面的状态则需要向我们的属灵状态看齐?什么时候,可以说希望我们的事业、家庭、身体像我们的灵魂一样的好?该犹是约翰所爱的、也是约翰很放心的成熟基督徒,那他何以至于此?他怎么可以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如何可以效法该犹?

约翰对该犹生命的进一步描述是,“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基督徒,心存真理、践行真理是约翰最为高兴的一件事,他在另一卷书中提到,“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约二1:4)。这是主对基督徒的期待,也是牧者对被牧养的信徒的期待,认识神的话语、珍惜神的话语、行在神的话语之中,这是属神的生命,是蒙神悦纳、荣耀神的生命。“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3-8),“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神;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西1:9-11),“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做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于神”(腓1:9-11)。

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心存真理、践行真理,指的是由内而外的被神的话语主导并节制的生命,我们的认知、思维、品格、情感都在神的话语的权柄之下,与神的话语一致、与神的话语同步、被神的话语塑造。当然,这个前提是人的心信靠神、思想神、渴慕神,他之所以对神的话语、神的真理有如此态度,是因为他对赐真理的神有如此态度。这里针对两种常见错误,一是没有真理、忽视真理,有些人认为可以在不认识神的话语、心里没有真理的情况下,“灵魂兴盛、凡事兴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志、思维、品格不受神的话语节制(因为就没有神的话语进行节制),这样的情况下灵魂可能兴盛吗?可能是诗篇说的“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吗?可能是主说的“多结果子”吗?既然属灵生命的粮食是神的话语(申8:3),既然神的话语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119:105),既然我们需要“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如果没有真理、没有心存真理,一切从何谈起呢?自我的感觉可以替代吗?人间的智慧可以替代吗?约翰欣慰的不是基督徒在行动、在做事情、在努力做事情,而是基督徒心存真理、践行真理,他看的不只是有没有努力,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努力是从什么动力出发、在什么原则之下、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努力,动机、原则、目的如果不是在真理中,这些努力就是徒劳的。这就是常见的,在行,但不是行在真理中,而是行在自己的感觉中,行在人造的规则中。

有些人对此不大理解,那所有基督徒都需要认识神的话语吗?都需要识字吗?都需要阅读圣经吗?首先,请从圣经里找到依据,神什么时候说过哪些以色列人不需要知道神的话语,主什么时候说过哪些基督徒不需要知道神的话语?哪些以色列人、哪些基督徒是神的话语的特例?神借着摩西说的,“这是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1-9),主说的,“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没有特例,没有一个以色列人、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说神这里说的不包括我。其次,渴慕神的话语、由于条件限制而不得,与根本不渴慕神的话语、有条件也没有兴趣,是两种情况。恩赐有限、但殷勤的运用现有恩赐、并求神更大的恩赐,与有恩赐、但不运用,是两种情况。关键是我们心里有没有属神的意识和渴望,有没有坚定的认为我必须知道神的话语,我必须心存真理、践行真理,我们如果不在神的真理中,我就一定在罪的谬误中,我们为什么要执著于追求神的真理,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罪的谬误。我们的问题从来不是没有阅读、识字的能力,而是没有这个渴慕、这个生命的需要。

第二种常见错误,有真理,但没有心存真理、践行真理。约翰这里讲的不只是我头脑里有真理、明白真理,而是心存真理、践行真理,如果不明白、就不可能心存真理、不可能践行真理,但明白了并不一定心存真理、践行真理。我们通常关注的是认知和行动,而忽视中心的环节——内心的洁净和塑造,因为前两者都是直接可见的,我从不明白到明白,这是我自己有意识的,也是可以被别人认可的;我从没有顺服某个诫命到顺服某个诫命,从没有做到做了,这也是很清楚的,我清楚、别人清楚。我们自己往往没有意识,别人也根本看不到的,是我们的内心,我们是否“心存真理”,这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是否落地生根,也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是否假冒为善。约翰说的“行在真理中”(和合本翻译“按真理而行”,并不完全体现原意,walk in the truth),不是规则的顺从、适应,是整个生命在真理中,沉浸在真理中、运作在真理中,决定性的是内心。

但这个决定性的工作却是最不被重视的,有些人直接跳过神的话语去行动(如上节所述),有些人盯着圣经的规则去行动(看到规则,照着做就是),有些收集了大量知识而没有行动(停留在概念、理论的知识),缺的都是内心与真理的同步、一致,就造成了认知与行动的脱节、认知的空洞、行动的盲目。该犹是使徒放心、欣慰的成熟基督徒,但这不是一夜之间变成的,可想而知,他有多少功夫用在学习神的话语,有多少功夫用在顺服神的诫命,更重要的,有多少功夫用在用心咀嚼神的话语、参详神的话语,使得神的话语在内心酝酿、打磨,得以有属神的认知、心志、品格、情感。这是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见的,一个基督徒如此,不是什么人强迫去做,也不是什么利益诱惑他去做,也没有什么别人的鼓励、赞赏驱动他去做,因为别人看不到、别人也不会在意,如果是为了利益、认可,大可以集中精力在学习知识本身或者是行动本身。一个基督徒如此,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愿意、他想、他觉得重要,因为这是神喜悦的、神要求的,是信靠神、爱神、顺服神必不可少的。神关注我们的所有,但在关于内心的动向,只有神和我们,没有别人。我们学习了知识,有神看到、别人看到、我们看到;我们完成某个事情,有神看到、别人看到、我们看到;但我们心里更新、变化,被神塑造,只有神看到、只有我们感觉得到。心存真理,内心很重要,内心也很特别,在这个世界,我们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别人看不到;但因为有神,我们的内心是我们与神独处的,神在天上看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思想着天上的神。这是心存真理的美好,灵魂兴盛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