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一书、二书、三书的作者与约翰福音的作者都是使徒约翰,这是初代教会的共识,这四卷书的风格、词汇、主题也佐证这一点。少部分学者出于对早期教会文献的误解,认为约翰二书、三书的作者是另外一位在以弗所的长老约翰,但这缺乏历史依据[1],对此这里不展开讨论。

约翰三书的收信人是该犹,该犹是当时比较常见的希腊文名字(拉丁文Caius)。新约其他地方提到三个该犹,一是林前1:14, 罗16:23,哥林多的该犹,该犹是少数几个保罗亲自施洗的基督徒之一,该犹接待保罗,罗马书可能在该犹的家中完成;二是徒19:29,马其顿人该犹,在以弗所的骚乱中被试图暴乱的众人抓住;三是徒20:4,特庇人该犹,是保罗旅行的同伴之一。我们无法确定约翰三书的该犹是否是这三位中的一位,抑或是不相关的另一位,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卷书的解读。

该犹是所在教会的领袖之一,他热心接待旅行的传教士和同工。这不是约翰第一次写信给这个教会,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鼓励该犹、低米丢等人的爱心、敬虔,警告丢特腓的悖谬。与约翰的其他书信类似,本卷书围绕着“真理”这个主题,共出现六次:该犹是约翰在“真理”里所爱的(和合本翻译为“诚心”,不准确);该犹心里存着“真理”、按“真理”而行(行在真理中);约翰对基督徒按“真理”而行感到欣慰;基督徒一同为“真理”做工;“真理”给低米丢作见证。

人在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真伪的概念,每个人、每个意识形态都有自己认为真的东西,儒家讲的礼,道家的道,佛家的谛,都被视为真的,真理,值得人追求并遵从。现代无神论者也讲真理,哲学的真理、科学的真理。即使是后现代主义者,否定真理的客观存在,他仍然讲的是自己认为的真理、自己认为正确的。既然真理的概念如此普遍,圣经讲的真理有什么不同?

首先,圣经讲的真理不是基于人、也不是基于世界,而是基于自有永有的独一真神。异教的真实是人的主观的真实,或者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推理得出的真实,都是被造世界层面的,且只停留在被造世界层面的。圣经并不否认被造世界的真实性、以及人类观察推理的真实性,但被造世界的真实没有终极性和绝对性,任何真实的,都追溯到神,神的神性、工作、旨意;被造世界层面的真实,受制于神、服务于神。神是真理的源泉、真伪的标准,被造世界不是,人不是,所以圣经讲真理,一定讲的是神的真理,真理是神的,神是真理的所有者、掌管者,一切的真理都有神的印记。不论是在神的话语启示的真理,在被造世界启示的真理,真理都是神的,是神的启示和工作。真理不是孤立存在的,真理无法与神分割,离开神就没有真理,在神里面才有真理,所以人类认识真理,必须认识真理的所有者、掌管者、启示者、解释者,认识赐真理和智慧的神,认识神是智慧的开端(诗111:10, 箴1:7)。这不是说不信神的人不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说信神的人什么都知道,而是说神是真理之源、真理体系的根基。认识神,我们所在的才是真理的体系,连结于真理之源;不认识神,所在的就是谬误的体系,隔绝于真理之源。

因此,圣经讲的真理,是来自神的、与神有关的;真理于人的意义,是与这个人格化的神的关系;一个人明白真理,是这个人认识、信靠、并归属于神,而不仅仅是明白某些概念,即使是关于神的概念。真理对人的核心意义是救赎,在耶稣基督里的救赎,然后在耶稣基督里的生命[2]。“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1:14, 17-18),主的话语是真理、让人得自由(约8:31-32),神的话语是真理、让人成圣(约17:17),道成肉身的神子“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基督赐下的圣灵是“真理的灵”(约16:13)。人的核心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是神学问题,不是与被造世界的问题,是与神的问题,所以圣经讲的不是世界上的知识、理论、技巧,是天上的启示、恩典、救赎,不是让人有更好的今生,是让人得有永生。人如果不认识真理背后的神,人就不会看到这个对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人就是明白了世界的所有知识、理论、技巧,变成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如果一个人明白的真理无法拯救他脱离将来的审判,这个真理最终对他有什么益处呢?最大的无知和谬误,不是人不认识某个科学道理、不认识某个自然现象,而是不认识万有的创造者和掌管者,否定救主耶稣基督,一意孤行的走在灭亡的道路上。

[1] For discussions on this, see Alexander Ross, NICNT, p. 124-129.

[2] Truth is Christ-centered, redemptive, and transformative.

章节目录

1:1-4

模范基督徒

1:5-10

教会的行者

1:11-15

属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