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应许是真实的,大卫的危机也是真实的;大卫的信靠是真实的,大卫的苦难也是真实的。这里常见的有两重问题,一,既然神的应许是真实的,为什么神要让大卫经历这些危机?是神没有能力吗?二,既然大卫信靠神、信靠神一定拯救他,他为什么还会感到艰难,神不是一定拯救吗?首先看困境之于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既然是要扫罗退位、大卫作王,何必绕这些弯子?有意义吗?有人觉得神在浪费时间、没有效率。上述疑问,一是假定神的能力只体现在神的旨意立时成就,好像如果假以时日、有个过程,就显得神很无能;二是假定这个世界没有罪,没有魔鬼、没有罪人,没有任何阻挡神的旨意。然而这些假定是错误的,神的能力、信实可以体现在神立即成就他的旨意,也可以体现任何神设定的时间尺度,或短或长,神的能力、信实不受制于时间长短。同时,这个世界还有罪,扫罗还有罪,其他人还有罪,所以大卫不可能没有危险;大卫自己还有罪,所以他内心里不可能没有惧怕、徘徊。神应许的是立大卫为王,不是让大卫离开这个世界,不是彻底消灭他周围的罪、里面的罪。很多人把神的应许进行空洞的理想化,想当然的给神设定神做事的模板,好像神必须照此去做。然而神的意念远高于人的意念,神创神治的现实远超过人的构造,神的能力和智慧不是人可以编排、设计的。神的荣耀不是体现在给大卫一个无菌环境,让大卫作王,而是体现在众人悖逆、重重危机、大卫进退失据中,神保守神的受膏者全身而退,神的旨意成就,神的能力在大卫的危机中显得完全,神的恩典在大卫的软弱中显得完全。“大卫作事无不精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耶和华聆听他的祷告,耶和华用先知指导他、用约拿单鼓励他,差遣亚比该阻拦他“亲手报仇,流人的血”,借着外敌入侵中止扫罗的追击,用非利士人的怀疑阻止他与以色列人争战,是耶和华让万事相互效力。大卫不论经历什么,他没有用自己的经历去矮化神,因为他没有对神的编排、设计,他信靠神,不是信靠自己对神的编排、设计,他信靠神是信靠神在做他想不到、看不到的工作,是靠着信心、不是眼见。大卫顾不上去编排神,因为他全心扑在信靠神,很多人只想着编排神、不去信靠神。大卫单单的盯着神的应许,坚信神的同在、神的拯救,他的信靠和神的应许之间没有自己的编排;其他人则是看着神的应许,然后发散各种编排的细节,他信神不是因为确信神的应许,是想着自己编排的细节可以实现。前者是真实的信,后者是虚假的信,前者是因着神而信神,后者是因着自己信神,前者是义无反顾,后者是前瞻后顾。

其二,有些人对大卫的反应感到困惑,大卫一方面坚定信靠神、一方面深感艰难。他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既然信靠神、相信神一定拯救,还怕什么?有神的保守、别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还有什么难的,即使有也很快过去。很多人有类似理解,你要信、就不要觉得苦,你要觉得苦、那就不是信。是这样吗?信心和艰难是不是矛盾的?信心会不会消灭艰难?信心会不会消灭体会艰难的心?当然不是,先看完全圣洁的主,主完全的信靠父,主有没有经历艰难、痛苦?主心里有没有感受到艰难、痛苦?有,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在客西马尼“忧愁起来,极其难过”,“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神子道成肉身,有完全的人性,以人的身份真实经历人会经历的痛苦,属神的信心与属神生命的艰难、痛苦没有矛盾。再看不完全的大卫,大卫与主不同,他有罪、他犯罪,所以他在危机中有惧怕,主从来没有;他有进退失据的时候,主从来没有。大卫的表现不是完全的,然而,神怜悯他,神在他惧怕的时候坚固他,在他进退失据的时候给他出路,这不是说大卫的罪不是罪、弱点不是弱点,不是说神鼓励这些罪和弱点,而是神不因此而放弃属他的人,神体恤人的软弱、扶助信靠他的人。

属神的人不是机器、不是忍者,得救不是失去知觉、痛感,属神的超越不是世人的超脱。有些人对痛苦的理解是佛教式,人要看淡一切,喜怒哀乐悲恐惊都是空,生老病死离恨愁都是未能走出轮回,所以佛的境界是在无有中解脱、自在、安乐,古代希腊也有类似哲学。受此影响,不少人、包括不少基督徒认为的理想状态,是超脱,在痛苦面前不为所动,没有情绪波动起伏。然而,这不是圣经教导,这不是属神生命,这可以说是在否定人、否定人性。神的拯救消灭的是罪性、不是人性,犯罪是把人的感知、情绪用于罪,但人的感知能力本身不是罪,人的情绪本身不是罪。信靠神不是忘记痛苦,不是否定痛苦,不是转移或回避痛苦,不是麻木、冷血,是在属神体系里认识并应对痛苦,是真实的生命面对真实的艰难有真实的,不是罪的反应、是属神的反应。常见的是两种错误,有人在承认人性的同时宣扬了罪性,有人在抵制罪性的同时抵制了人性,前者认为我没有必要避讳艰难、痛苦,但他在痛苦中埋怨神、指责神;后者认为基督徒不应谈艰难、痛苦,信靠神的得胜和平安里不应该有这些内容。前者否定了神在痛苦中工作,后者否定了人在痛苦中生活。在大卫,没有这种矛盾,他没有回避痛苦,因为这个痛苦无法回避,他也没有回避神,因为神更无法回避,真实的痛苦让他更迫切的信靠神,真实的信靠让他更勇敢的经历痛苦。他信,他也感到苦;他感到苦,他也信;他信,因为他是属神的人,有属神的心志;他苦,因为他是人,有神创造的身体、情感。苦难的难点,就在于此,不因苦难而否定神,也不因信靠神而否定苦难,而是在苦难中信靠神,在信靠神中度过、包括艰难的度过苦难,信心不因着痛苦而有任何削弱,信心在痛苦中越发坚强,这是困境中的大卫。

“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是大卫在流亡时期的状态。在困境中倚靠神、信靠神,靠神坚固,这是基督徒常讲的词语,那什么是倚靠神、信靠神?多数人想到的第一点,是求告神,求神的怜悯、求神的保守。这当然不错,这也是大卫在这里做的,他“寻求耶和华”、“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求你以你的名救我,凭你的大能为我申冤”,“求你怜悯我、怜悯我”,“求你救我脱离仇敌”,“我要切切的寻求你”,“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因我落到极卑之地;求你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面对敌人的埋伏、攻击、诡诈、辱骂、网罗,大卫迫切求神的拯救。然而求告神,只是这八篇诗歌的一部分内容,除第142篇,其他诗歌的主要内容甚至都不是求告,这是我们下面看的,大卫与众人的不同、与我们的不同,也正是这些内容。

首先,每个诗篇都包含着对神的赞美,有的是脱离困境之后纪念神的拯救而发出赞美,如第34篇,但多数是在困境中赞美神,如“大卫逃避扫罗,藏在洞里,那时他作这诗。”,“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卫,那时,他作这诗。”,“扫罗打发人窥探大卫的房屋要杀他,那时他作这诗。”这里特别的不是大卫赞美神,许多人都会赞美神,而是他在危急时刻的当下赞美神。 “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因为你行了这事。我也要在你圣民面前仰望你的名,这名本为美好。”,“我要把甘心祭献给你,耶和华啊,我要称赞你的名,这名本为美好。”,“我倚靠神,我要赞美他的话!我倚靠耶和华,我要赞美他的话!……我要将感谢祭献给你。”,“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在列邦中歌颂你。因为你的慈爱高及诸天,你的诚实达到穹苍。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我要歌颂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爱,因为你做过我的高台,在我急难的日子做过我的避难所。我的力量啊,我要歌颂你!因为神是我的高台,是赐恩于我的神。”,“我的嘴唇要颂赞你。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你,我要奉你的名举手。我在床上记念你,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你。”当敌人近在眼前,兵士们就在他门口窥探、随时准备抓捕他时,大卫赞美神,这在很多人是不可理解的,都这样了还赞美神,赞美神什么时候不可以?现在赶快想办法逃命吧,逃到安全的地方再赞美神也不晚啊?神又不会那么苛刻。

我们与大卫的差距,我们求告与大卫求告的差距,是在这里。我们常觉得赞美神是需要闲情逸致的,至少要我空闲、安静、生活稳定下来,这时候赞美神、感谢神似乎理所应当;但要在生死关头赞美,不要说生死关头,就是在一般紧急时刻赞美神,好像都不大可能。眼前的危机攫取我们的心,有些人心乱如麻、没有心思求告神,有些人求告神,但也到此为止。大卫赞美神,不是他对危机没有感知,如前所述,他有真切感知,但他的眼目没有被这个危机占满,他心里对危机有考量,但没有被危机搅扰的方寸大乱。他对神的认知、向往、赞美,要比眼前的危机高的多,神在他心里的分量要比切近的威胁重的多。或者说,他对神的渴慕、感恩、赞美,有一个层面是眼前的危机无法触及的,危机非但没有消减他的渴慕、感恩、赞美,从某个角度看,危机反而是激发了他的渴慕、感恩、赞美。在他这里,思想神、赞美神不需要什么闲情逸致,不需要特定状态,如大卫所言,“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他在危机中求告神,他求告神就思想神,思想神就赞美神,这三个环节贯通一致、一气呵成,无法断开,而我们往往停留在第一点。不只是大卫,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禁,他们刚被剥了衣服、打了许多棍、脚被铐住,这时他们“祷告,唱诗赞美神”;使徒教导基督徒,“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借着他感谢父神。”

很多人在危机中没有赞美神,不是不知道神的诫命,是如鲠在喉、说不出口,因为心里有个巨大的矛盾:是神在掌管,是神把我放在现在的境况,神可以随时让我脱离、但他没有,这怎么赞美神?不埋怨神已经可以了,赞美神实在是难以启齿,除非假冒为善的做个样子。那大卫为什么不这么想?使徒们为什么不这么想?大卫对神的赞美是超越危机的,原因是大卫信靠的神、神的荣耀是超越危机的。在危机中赞美神,不是说要赞美神、就可以赞美神,如果是这么简单、倒好办了,但喊口号没有意义。一个人没有想到赞美神,不会是因为他没有喊口号,问题是更深层次的,是缺乏赞美神的理由。危机成为了挡在他和神面前的一堵高墙,这堵墙挡住了神的荣耀、神的恩典、神的美好,他找不到赞美神的理由,找到的都是埋怨神的理由。这是谁的问题?是墙太高了吗?不是,是他对神的认知太矮了,他对神的荣耀、恩典、美好的认知太矮了,更确切的讲,是他对神的矮化导致了这堵墙显得不可逾越。大卫和使徒的危机并不比我们的危机小,但他们没有矮化神,而我们常常矮化,危机对我们的考验、试炼永远不是危机本身,不是危机本身的烈度,而是信心的高度,信心的高度不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而取决于你信靠的神的高度。就像在进迦南之前,十二个探子侦察迦南地,迦勒、约书亚与其他人的区别,不是对迦南人本身的评价,而在于迦南人与神的对比,迦南人的强大与神的能力的对比,“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迦勒、约书亚的信心不是来自自己,是来自他们信靠的神,是他们坚信神如他应许的强大、然后有了他们信心的强大。这个信心是在危急时刻临时爆发的吗?不是、不可能,你心里藏着的一个小神不可能在危急时候膨胀为一个大神。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危急时刻,说我信、我信,是在日常生活中,按照神的话语认识神、思想神,让属神认知、思维、情感在我们心里积蓄,在危急时刻自然绽放。

……

以上摘录自《圣经概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