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涉及到属神敬拜的另一个前提,属神生命的主体。只有神是我们心中思想的对象,神才会是我们心里敬拜的对象,这个敬拜才会是从心出发的敬拜。我们不可能求告一个我们不知道的神,不可能赞美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神,敬拜神不是懵懵懂懂的把某种所谓“敬拜”的感觉抒发出去,敬拜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敬拜是“被圣灵充满”,不是被酒充满,酒是让人不请醒的、让人沉浸在某种感觉,圣灵是让人清醒的、让人明白神的启示。敬拜是把当归给神的归给神,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当归给神的,怎么敬拜神?合神心意是符合神启示的神的神性以及神的旨意,符合神的尊荣和神的诫命。诗篇多数没有直接在讲神的神性或者神的诫命,但自始至终无不与神的荣耀相称、无不与神的诫命切合,没有任何偏差或矛盾。这是圣灵的默示,同时这也是诗人作为属神的人发自内心的敬拜神。他们看似随心所欲的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他们讲出来的又完全的与神的话语一致;看似是无拘无束的直抒胸臆,却又没有犯罪,似乎什么话都可以讲,但没有一句话是言不由衷、言过其实。诗篇体现了属神敬拜的最高境界、理想境界,圣洁的自由、自由的圣洁。他们的敬拜是圣洁的,由内而外、字字句句符合神的话语,然而这又不是一字一句、谨小慎微的推敲出来的,不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磕碰出来的,他们在思想、在表达的时候是自由的。他们的属神意识不是敬拜的枷锁,不是说因为有属神的意识,所以敬拜的时候,每有一个想法都在头脑里过滤几遍,最后的结果不是开怀的敬拜,而是封闭的自我审查。但是,他们的开怀又不是向罪开放,他们的坦然无惧不是放肆无理,他们的笃信不疑不是自信不疑。有人觉得摩西律法的敬拜是刻板、拘谨、不自由,诗篇的敬拜是自由、随心,仿佛摩西五经和诗篇存在矛盾。这不存在矛盾,摩西五经和诗篇都是神的默示,大卫等人的敬拜是在摩西之约之下的敬拜、是在摩西律法之下的敬拜。这个矛盾不在圣经里,是在人心里,不是圣经的神学分裂,是人的认知分裂、精神分裂。把圣洁等同于拘禁,把自由等同于自我,这是分裂,所以有的讲规则但只剩下了机械规则,失去了人性,有的看似有了人性却张扬罪性,这种敬拜既没有圣洁、也没有自由,都不是属神的、合神心意的敬拜。诗篇作为属神敬拜的模范,我们从中要学习和反思的重要一点是:我们如何圣洁的敬拜,又不失生命力;如何自由的敬拜,又不失敬畏和顺服;没有生命力的圣洁,不是圣洁,是恪守规则的机器;没有敬畏和顺服的自由,不是自由,是罪的漂流。属神的敬拜不应该在这两种错误之间游荡,不应该在两种罪之间选择,不应该把神当成不会说话的偶像,也不应该把我们变成不会说话的偶像。
属神圣洁受规则节制,但非规则制造;属神自由发自内心,但源头不在内心。如果把圣洁简单的视作遵行规则,这个圣洁没有触及内心。如果把自由简单的视作敞开心扉,这个自由没有触及神。这个圣洁与内心无关,这个自由与神无关,从神而来的诫命没有触及到人心是无用的,从人而出的意愿没有服从于神的诫命也是无用的。用规则制造圣洁、用人心定义自由的结果,是干枯的圣洁、污秽的自由。这不是诗篇的敬拜,诗篇的圣洁是丰富、充沛的,诗篇的自由是洁净、纯正的。为什么?因为属神圣洁由神而生,属神自由也由神而生,二者同本同源、共生共存。属神圣洁的根基不是人与规则的互动(当然会体现在人与规则的互动),是人与神的互动,是从心而出的信服、渴慕、向往神的圣洁,出于人心对于神的圣洁的认知和态度,所以心不可能缺席,没有触及人心的圣洁不能称之为圣洁。这是诗篇的圣洁与法利赛人的圣洁的主要区别,前者注目于圣洁的神、然后是神圣洁的诫命,继而有圣洁的敬拜;后者注目于圣洁的规则、忽视圣洁的神,从而有的是假冒为善。人心在敬拜的缺失,背后是神在人心的缺失,是把人与神互动矮化为人与规则的互动,把属神的圣洁矮化为外在形式。这并不是说我们无视规则,因为规则是神的诫命,无视神定的规则就是无视神;但我们如果只盯着规则、同样是无视神,只盯着规则的齐整、无视背后神的圣洁,这个规则就是死的,遵行这个规则的人也是死的。圣经启示的、诗篇体现的,是基于神的圣洁的圣洁诫命、圣洁敬拜,是活泼、热烈的与圣洁的神的互动,“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神做王治理万国,神坐在他的圣洁宝座上”、“我的神啊,我要鼓瑟称赞你,称赞你的诚实!以色列的圣者啊,我要弹琴歌颂你!”、“耶和华啊,你的法度最的确,你的殿永称为圣洁是合宜的”、“他向百姓施行救赎,命定他的约直到永远,他的名圣洁而可畏”。这个圣洁是诗人们视为美好、想要赞美的,触及人心、打动人心,他们的心对神的圣洁有真实的感知和领悟,所以他们的敬拜是发自内心的圣洁的敬拜。
属神圣洁的源头是神,属神自由的源头也是神。盯着规则而无视神,就没有圣洁;盯着自由而无视神,也没有自由,盯着自己无视神,更没有自由。自由,常被误解为随意所欲、无拘无束,自由的敬拜就是放飞自我的敬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有规则就不自由了,就不真实了、就虚伪了。错误的圣洁是盯着规则,想着遵守规则就可以;错误的自由也是盯着规则,想着放弃规则就可以,双方的错误其实是一致的。属神的自由以神为参照,以归属于神为前提,是在神里面、在神的恩典和神所立的约里面,自由的享有神赐给的恩典、神应许的同在、神恒久的信实。这不是关于放飞自我的,不是我在世界中自由驰骋,是我在神的恩典、神的同在中自由飞翔,我不愿意随意,因为我不愿意远离神的恩典、神的同在,我不愿意任性,因为我任着我的性子就等于在任由我的罪摆布。所以,如果这个自由是真的、是属神的,那就不会出现放任自由,想做什么做什么。神的恩典是无限的,但是有界限的,无限指的是没有尽头,属神的人在其中是自由的、有足够自由的空间,有界限指的是神设定的圣洁与罪的界限,属神的自由是在无限恩典里的自由,不是越过恩典界限的自由。真正属神的,才有真正的自由;出于属神生命、属神认知、属神品格的敬拜,才是真正的敬拜。这个自由不是我在心里谋划的某种感觉,是我的认知、意志、品格、情感归属神之后,生命所在的境界。属神才能有属神的自由,才能享有这个自由。自由的敬拜,关键不是我如何的自由,是我如何的属神,诗人的敬拜不是盯着自由去的,是盯着神去的。
我们学习诗篇属神的敬拜,开始一定是丫丫学语,可如果没有属神生命的实质成长和建造,就变成了邯郸学步,空有其形。合神心意的敬拜出自合神心意的人、合神心意的心,没有这个实质,想要圣洁的敬拜,抓住的只是规则的形,想要自由的敬拜,抓住的也只是自由的形,读诗篇、背诗篇,抓住的还是诗篇的形。属神敬拜的难点,不是口张不开,是心没有打开,不是周围没有音乐,是心里没有对神的思念,诗篇于我们的意义,不是解决前者,是解决后者。
以上摘录自《圣经概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