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犯罪,是犯了什么罪?这不必多讲,摩西律法的十诫讲“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大卫杀人、奸淫、陷害人、贪恋别人的妻子、偷盗别人的妻子;大卫犯的是大罪,是死罪,摩西律法规定,“与邻舍之妻行淫的,奸夫淫妇都必治死。”,“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相比大卫犯什么罪,更重要、也更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是大卫为什么犯罪?如此重罪?他不是合神心意的人吗?不是信靠神、敬畏神吗?原来的敬虔都去哪里了?他原来是虚伪的吗?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我呢?我作为一个基督徒会不会成为这样?我对此是免疫的吗?大卫的罪不只是大卫的问题,这背后罪的动机、原则是在每个人心里。
罪之根
大卫是属神的人,不表示他完全无罪,圣经之前对大卫的正面描述不是不现实的理想化,例如,大卫逃到非利士迦特王亚吉那里,出于惧怕,假装疯癫;他出于愤怒要杀掉拿八全家的男丁,后来他承认耶和华差遣亚比该来阻止他;大卫的妻子从原来的一位增加到至少七位,其中有外邦女子,再加上拔示巴,此外还有数量不明的妃嫔,摩西律法规定,以色列的王“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大卫的贪婪、奸淫,不是在他看到拔示巴之后才生发的,这个罪原本已在他心里。这个罪不是周围的试探放在他心里的,如果心里没有罪,他不可能犯罪,犯罪的是大卫、要为这个罪负责的也是大卫,不是拔示巴、不是别人,更不是神。“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大卫犯罪这件事情并不脱离神的掌管,但神没有驱使大卫犯罪,周围的试探、诱惑本身不是大卫犯罪的必要条件,大卫犯罪的根本原因是大卫心里有罪,我们犯罪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心里有罪、向着罪、贪恋罪的美好。外在的试探、诱惑有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心,神不会把我们放在必然犯罪的境地,我们犯罪是我们主动的犯罪、选择犯罪,并为罪负责。有些人不这么想,他觉得为罪开脱是美德,不应苛求自己、苛求别人,所以给自己开脱、给别人开脱,他说,“在那种环境下,谁都避免不了犯罪,你只不过是犯了一个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而已。”这种开脱是魔鬼的窃窃私语(神赦罪不表示犯罪没有什么,神赦罪是基督为罪付出代价)。犯罪的责任主体永远是犯罪的这个个体,如果在这一点上偏离,对罪的任何讨论都没有意义。
罪之止
有人说,既然大卫心里一直有罪,有贪婪,那大卫之前为什么没有犯(这个)罪?为什么到这时才犯罪?大卫的罪在之前并非完全没有表现,只是没有以这种方式表现,即使别人不知道他心里的罪,神知道,大卫自己也知道。犯罪的心是罪恶的工厂,一个接着一个,罪恶的泥沼,一层连着一层,这些罪并不以同样的方式显现、不在同样的条件下显现、不以同样的强度显现,有些表露于外、有些是潜藏于内,有些张牙舞爪、有些伺机而动。最重要的,是神在阻止人完全释放里面所有的罪,神阻止的方式很多,例如,神放在人心里的良知,被罪污秽、但尚未被彻底抹灭的良知,让罪人知道罪的错、罪的恶、罪的耻;再比如,神在家庭、社会设置道德、风俗、法律、惩戒,让人不敢犯罪。对于属神的人,除了这些普遍机制,神的话语教训、督责,圣灵借着神的话语提醒、警戒(当然,神建造人,让人爱神、厌恶罪,这里主要从负面讲神阻止罪)。同时,神也通过外在环境让某些罪没有行动的空间,在人心里的罪表现在外需要某种条件,例如某人贪爱喝酒,当周围根本没有酒精饮料时,他的这个罪没有施展的空间;当某人为生计四处奔波时,他不大可能犯游手好闲的罪,不是说他心里没有,而是说他不大可能表现出来[1]。
多数的罪停留在心里,没有直接表现于行动,没有被人察觉,多数的罪是被神所限制的。不能想象,如果我们的每个罪都有随意发挥的土壤、触发的条件、滋生的养分,我们会变得多么可怕。神掌管万事万物,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神以各种方式阻止我们犯罪,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神保守我们,以免我们被自己的罪反噬。有些时候,神没有把我们想要的那些东西给我们,是在保护我们,因为那些东西没有我们想象的正面效应,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罪,会让我们的罪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过去一段时间,神让大卫经历扫罗的追杀、与扫罗家族的争战、与异教民族的争战,神试炼大卫,建造大卫的属神品格,不可否认,这些艰苦、压力也阻止了大卫心里某些罪的发酵,不是所有罪都需要闲情逸致,但某些罪需要、某些人犯罪需要。我们求神给予某些东西,我们觉得神应该给、我们也应该得,有些还会埋怨神不给、给得不及时,但感谢神,神比我们智慧,神比我们良善,神比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是好的,感谢神,神没有给我们那些我们想要、对我们却是毒药的东西,倒不一定是这个东西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的罪让它成为毒药,就像大卫在这里的和平、安逸本身不是错,这是神的祝福,大卫的罪让它成为毒药。
有人说,既然神可以阻止大卫犯罪,为什么在这里不再阻止?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无法参透,在某些时候神会撤去某些保护,以让人看清楚自己的状态,以免人以为自己的敬虔都是自己的能力,自己不犯某些罪是因为自己玉洁冰清。对于属神的人,神暂时拿去某些限制,不是让人彻底沉沦,是最终让人认识自己的罪,更加清醒的信靠神,清醒知道靠着自己是不可能的,没有神的保守,不论我们现有的恩典有多少,我们必将葬送我们现有的恩典,葬送我们的生命。
罪之动
大卫在这里犯罪,除了外在环境的改变,最关键是他内心状态的改变,这不是大卫第一次看到容貌甚美的妇人,但之前他犯奸淫了吗?不。是生活的安逸、妇人的美貌让他犯罪吗?不,是他内心燃起犯罪的火苗,越烧越旺。大卫傍晚起床,有没有想要犯奸淫?应该没有。他在屋顶散步,是不是故意要寻找机会犯罪?应该不是。然而,在他自己没有察觉的时候,他心底里对这个罪的防线已经松懈,当他看到沐浴的拔示巴,就像火药被点燃,迅速爆炸,占据他的内心,在那一刻,他心里不想别的,只想着如何能够得到这个妇人。罪的可怕之处,其中一点是它的难以预测,不可否认,我们有时犯罪是心里提前预想的,有时犯罪却仿佛出乎意料,我们似乎没有刻意想那么做,但当时就那么做了、而且一气呵成。这不是说我们被某种外力劫持,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是说这个罪就是突然跳出来的,没有任何预兆,而是说,有些罪潜藏在人心里,并不是一直活跃在表面,或者说,在某些时候,我们犯罪的点是自己不经意的地方,是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地方。人心是深邃的,罪是深邃的,我们不知道某些风平浪静之下是什么礁石、暗流,也不知道哪里会涌出什么怪兽,哪里会激起漩涡。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对我自己是了如指掌,我对我的罪是明察秋毫,如圣经所言,“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透呢?”我们也不应夸口,自己对某些罪就彻底免疫,自己绝对的出淤泥而不染,彼得觉得自己可以与主一同受死,主知道彼得做不到,使徒也提醒基督徒,“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到神面前,求神的保守、求神的鉴察,求神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弱点,求神保守我们不被罪胜过,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自己,不是全部的自己,甚至都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难以想象。
其次,大卫在这里没有在概念上背离神、忘记神的诫命,没有停止宗教活动,但他心里对神的真正敬畏和依靠在渐渐弱化。他犯罪看似是一时冲动、却不是一时之功,这是对神的敬畏渐渐消退、犯罪的欲望渐渐增长的结果,是一段时间慢慢形成的。它的形成不会有一个警报,周围人不会察觉,自己也很难察觉,表面上看一切都没有改变,大卫还是原来的大卫,宗教活动依然继续,生活安逸、王国兴盛,但在重复的宗教活动、在形式与神亲近背后,是人心底对神的远离,不是概念上的距离,是心里的距离,对神的依靠、敬畏似乎还有,已不是原来的真切、鲜活。在安逸中说信靠神,和在危机里求告神,往往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前者可以敷衍,后者不可以。对神的热心、热爱的冷淡,往往不是人精心设计的,是在重复中疲劳,慢慢流于形式,“把起初的爱心离弃”,这是基督徒的重大危机。使徒提醒提摩太,“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借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因为一旦热心、爱心冷淡,一旦对神的敬畏不是真实的、对神的信靠不是迫切的,不论是多么复杂、敬虔的形式面对罪都是不堪一击。真正的信靠神、敬畏神可以抵挡试探,但假冒为善不可以。有些人的生命不是在不敬虔里沉沦,而是在敬虔中被风化,不是他故意不敬虔,而是他的敬虔不是真的敬虔。
大卫犯罪,如同所有人犯罪,是被罪恶的美好吸引,向往着罪恶的欢愉,这种向往是顽强的,不得到不罢休。被某个罪抓住的心,整个世界他能看到的只是犯罪的对象、犯罪的快乐,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也顾不上去看,罪已然成了他的全世界,所以他全情投入。罪让人面目全非,扭曲了人心、扭曲了这个人看到的世界,他可以为了罪抛弃一切,什么神的诫命、什么敬虔、什么忠诚、什么羞耻,在罪恶的快乐面前不值得一提。我们犯罪也是如此,奋不顾身、排除万难,罪戳瞎我们的眼睛,不是让我们完全看不见,而是只能看见罪的应许、罪的美好,把罪的毒药变得甘之如饴。在人的意志之下是人的好恶,人的好恶支配人的意志,我想做什么是我想要得到什么决定的,我犯罪是我爱罪、爱罪中之乐。反之,顺服神,难的不是知道神的诫命、不是下决心顺服神,是心里与神同好恶,喜悦神所喜悦的、厌恶神所厌恶的,这是敬虔生命的核心。只有与神同好恶,罪恶才是罪恶的本相,罪才是罪、恶才是恶,没有快乐。罪恶的火苗是罪恶的欢愉,罪里如果没有快乐,人会对它心心念念吗?不会,人心心念念的是自己想要的快乐,是在自己枯燥乏味的敬虔生活中与罪偷偷相会的快乐。
不少人心里有大卫一样的罪的念想,但没有大卫一样犯罪的能力,大卫是王,他想犯罪就实行犯罪,可以查到拔示巴的身份、派人把她取来、安排把乌利亚杀死,这么做却没有什么直接后果。如果是普通人,不见得会走到这一步,这不是说普通人心里的罪不是罪,但在心里贪恋一个妇人,与犯奸淫、凶杀仍然有区别。权力放大了人的罪,助长了人的罪,使人罪上加罪。对于心里想着犯罪的人,权力、财富、名望等条件是罪的爪牙,原来只在心里酝酿的,靠着这些爪牙可以行动,可以抓取到原来触碰不到的人事物。它们还可能提供犯罪的另一个基础条件,即人的骄傲的天然土壤,对人的骄傲转移到对神的骄傲,没有人可以拿他怎么样,神似乎也不能怎么样。这种傲慢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犯罪的顽固,犯罪对他是轻而易举的,不需要做出多大努力,犯这个罪与他平常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不会把这当成一回事。权力、财富、名望还有一个效应,即犯罪的人不希望自己的罪影响到自己拥有的权力、财富、名望,所以他要想尽办法否认自己的罪、掩盖自己的罪,这就涉及到下一点,大卫犯罪之后的恐惧。
罪之惧
大卫被告知拔示巴怀孕,这是他犯罪之后第一次感到危机,拔示巴怀孕的事情很快会被其他人知道,他的罪不能隐藏了。大卫在恐惧中开始犯罪的善后工作,他召回乌利亚,希望乌利亚回家与拔示巴同房,这样拔示巴怀孕就不会怀疑到大卫。乌利亚想着神的约柜、以色列的士兵和将帅,没有回家,最后大卫让约押借敌人的手杀死乌利亚。这个忠于大卫、忠于以色列的勇士,奋不顾身的与敌人作战,却被大卫故意送到敌人手中杀死。大卫处心积虑、背信弃义、残酷冷血,他开始有没有想到要杀乌利亚?没有,他想的很简单,乌利亚回家与拔示巴同寝,事情就过去了,大家都相安无事。乌利亚的义反而一步步的激发了大卫的恶,大卫越无计可施,他越想着用极端手段,因为他越惧怕东窗事发。
首先,这个恐惧表明他知道自己在犯罪,否则有什么可以遮掩?其次,罪是陷阱、网罗,虽然孤立的看一个罪,这个罪似乎只是简单的快乐,但你一旦接触了这个点,后面的一张大网就扑面而来,跳进罪里面容易,要从罪里脱身就难了。犯罪是无法逆转的,已经犯的罪无法被抹去,这个罪的后果或迟或早会临到。我们觉得我们是自主选择了罪,我可以犯罪、也可以停止,然而,被罪纠缠是左右为难。试想一下,大卫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他什么都不做行吗?不行。他认罪吗?不行。这两个选择都等于是公之于众。他想杀掉乌利亚吗?刚开始不想。但不除掉乌利亚行不行?不行。他是被罪纠缠,一步一步推着走到这一步的,进入罪设计的套路,他的每一步都不得不走、一定要走。这是罪的漩涡、罪的奴役,陷入其中的人,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犯罪看似是自由的选择,却是让你彻底失去自由的选择。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面前罪的笑靥如花,却看不到背后的毒钩、毒刺,等有意识的时候,可能已经迟了,当你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往哪里走就由不得你了,即使你最后可以抽身,也会是遍体鳞伤,你失去的很多可能再也不能回来,有些毁掉的再不能复原,罪会在你心里、在其他人心里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不会愈合。罪一旦实施,这是被印刻在时间里的,你没有办法回到原来重新选择一遍,只有面对罪的断壁残垣。
掩盖罪比犯罪复杂,比犯罪需要更大的聪明、勇气,因为人的恐惧多数不来自犯罪本身,而来自犯罪被人发现,恐惧能动员人的聪明、勇气,能让他做出平常做不出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那个因为敬畏神、不愿伤害扫罗的大卫,在这里可以借异教的手杀死忠于自己的仆人。大卫犯罪并非提前设计,遮掩罪却是精心设计的,他一方面要达到目的,一方面又要一切显得很自然,至少多数人看不出什么漏洞,他没有向约押表露心迹,听到乌利亚死的消息,他还要显出宽慰约押和众将士的意思。犯罪是恶,遮掩罪是恶,但遮掩罪同时还是伪善;犯罪是罪的工作,掩盖犯罪是罪的公关,是要把犯罪抹去,甚至把犯罪变得正义、美好,因此是更大的恶。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明明犯了罪,宁可选择百转千回的遮掩罪,用各种借口否定自己犯罪,否定自己的责任,不仅如此,还要粉饰犯罪,让犯罪看起来不仅没有罪恶,还很正当,“我不仅没有犯罪、我做的还很对。”我们没有认罪,反而是罪上加罪,犯罪的容易和认罪的困难,是罪人心里的两个极端,这个极端让我们在罪里一层一层的叠加,让我们越来越极端,越来越面目全非,心越来越硬,在罪里越来越笃定。
罪之安
大卫与拔示巴行淫之后,让拔示巴回家,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拔示巴怀孕好像有些危机,但杀死乌利亚之后,这个危机也解除;这时,大卫不必再有什么顾忌,他正式娶拔示巴为妻,拔示巴给他生了儿子。比大卫犯罪还让人惊奇的,是大卫没有觉醒,犯罪之后没有觉醒,与乌利亚对话时没有觉醒,乌利亚死后还没有觉醒,一切似乎又归于平静,大卫还是王,以色列还是得胜。罪是毒酒、也是美酒,让人沉醉的美酒,它不仅可以让人短时间麻痹,还可以让人长时间麻木。大卫这里的做法,俨然像是异教的君主,神的诫命,“敬畏耶和华他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书上的一切言语和这些律例,免得他向弟兄心高气傲,偏左偏右,离了这诫命。”,已经忘在脑后。罪很懂得宽慰人,罪人很懂得宽慰自己,罪最知道什么叫相安无事。这不是信靠神的平安,这是在罪里的平安,这不是基督赐给的平安,这是罪人自我肯定的平安,这种平安是罪的咒诅,一个陷在这种平安里的人是没有希望的,罪掐在他脖子上的那双手只会越掐越紧。但感谢神,神没有让大卫停留在这种平安里。
以上节选自《圣经概览》6.3大卫为王。
[1] This lack of resources to fuel sin may further distort the sin, such as in Rom. 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