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人们喜欢做新年规划,很多基督徒也想着要改变,要奋发有为,做一个“好”基督徒、“更好”的基督徒,然而,不少人的体会是,这个热度往往只有几个星期、几天,有的甚至仅是头脑里发热而已。改变的想法、计划,像一块石头丢到湖水里,激荡起波纹,过一会儿,水面再次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改变,像是被一个强大的惯性劫持,有些人对此也很沮丧,有的也会在某些时候反省,结果却没有什么变化,几年、几十年过去,除了疲劳、衰老、世事消磨的圆滑,生命的内在孱弱如初、混沌如初。这当然是很复杂的情况,下面只谈一点——我们要清楚,在改变的想法背后,我们是在依靠什么做出改变,我们在期待什么来改变我们。

我们常讲属神体系,属神思维、属神生命的体系,体系意味着基督徒应该全面的按照神的话语进行认识和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点、两个点。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改变”的想法诚然不错,“要成为更好基督徒”的愿望诚然可贵,要效法基督当然是圣经的教导,但有些人与圣经的契合,到此结束。他从圣经里找到一个崇高的理想,可是,如何实现这个理想、如何走向这个理想,他自己摸索。在如何做出改变,依靠什么做出改变等问题上,他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脱离神的话语,简而言之,他在用世界的原则来实现圣经的目的。他生命的长期萎靡不振、停滞不前,正是二者本能的冲突导致的,他在做一个不可能的事情,注定失败的事情,要么他接受这个失败,要么他不接受、然后把失败伪饰为成功。世界的原则无法提供足够的能力和动力,来真正的改变基督徒的内在生命。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22-25),使徒在这里主要是讲救恩,信神的与不信神的所求的不同,所依靠的不同。这是二者的体系不同决定的,因此,这个不同也会体现在基督徒生命里,基督徒成长、改变,有依靠神的、与神的话语一致的原则,有不依靠神的、与神的话语相悖的原则。有些基督徒想要改变,他求的是什么?依靠的是什么?还是神迹、是智慧。

有的认为自己改变的关键在于特殊的经历、神奇的遭遇,忽然发生一件大事,异乎寻常之事造就异乎寻常之人,就像摩西到山上看到荆棘里的火焰,像以色列人看到海水分开、河水停止,像先知一样看到异象,像使徒一样经历神迹。他喜欢收听基督徒中间的故事,某某某有什么奇特经历、然后有什么重大转变,他喜欢听、也喜欢讲给别人听,他觉得特殊经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可以让人迷途知返、让人精神抖擞,可以让他自己的、以及别人的平凡生活陡然之间有了奇光异彩。他生活中的亮点,是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是自己被类似的故事深深打动的时候,这时,他会很有激情和梦想,会想要做一番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当他的热情消散之后,他又开始新一轮的追逐,追逐下一个新奇的经历、故事,再给他一些刺激。这种经历驱动,与“求神迹”的犹太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犹太人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太12:39),有基督徒说,“主啊,给我一个神奇的经历”。主回答犹太人,“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对今天热衷于神奇经历的基督徒,答案是一样的。

有些人认为生命改观的关键在于技巧,没有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技巧,只要找到,一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如同习武之人,想着在哪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笈,打通任督二脉,愚钝的突然聪慧起来,原来的问题突然烟消云散。学习圣经有窍门,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有窍门,修复破碎的人际关系有窍门,传讲福音有窍门,生命成长有窍门,基督徒的目标是找到窍门,掌握它们,然后就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拨云见日。每个基督徒、每个教会和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一个技巧、两个窍门足矣,好的基督徒是通晓这些窍门的,好的牧师是会点拨人的,最好是一点就通、一点就透。现在很多课程、培训、书籍、资料在迎合这些需求,在满足这些期待,只要浏览一下它们的标题,看它们应许的是什么,有没有激发人里面对技巧的迷信,是不是在讲因着技巧的速成?速生?速胜?

经历也好,技巧也罢,核心诱惑是神奇,它们本身是神奇的,结果也是神奇的。不少人在寻求、等待神奇的降临,依靠神奇经历、神奇方法让自己改变,推动自己的改变。但是,这些无法提供让基督徒持续改变的动力,也没有让基督徒真正改变的能力,以此为核心的生命想改变却不会有实质改变。

其一,以神奇经历、神奇方法推动的改变,是不可能持续的,一定是断断续续的,并且是越来越微弱的。不是说基督徒不可能没有特殊的经历,可能有,但基督徒生命的成长不应维系于这些经历,基督徒改变的动力不能受制于这些经历。有些神迹奇事,是神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工作,不会在今天重现;有些让人感到特别的事情,今天也时有发生,但既然是特别的,那就是不会一直发生的。一直有,你还会觉得特别吗?靠着神奇的东西去推动你改变,意味着你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想着改变的,因为绝大多数时候你的生活里没有“神奇”的事情。其次,即便是你每天可以搜罗别人神奇的事情,出新出奇,某人如何浪子回头、某人如何洗心革面、某人如何一鸣惊人,你会疲劳的,开始觉得新的、奇的,听了很多次之后就不再新奇,不再能打动你,因为这种求新求奇的执着,在慢慢抵消新奇本身。其三,不可能有那么多神奇的方法。我们不否认有些问题是可以迅速解决的,你口渴,给你喝水,你就不渴了;但生活里不都是这些问题,基督徒内在多数不是类似的问题。神奇的方法总有不再神奇的时候,而且会有很多不神奇的时候,然后呢?然后就没有可以刺激人改变的了。瞄着神奇去的,迟早失去神奇的光环,人也随之懈怠。特殊的经历可以让人兴奋,但人无法长期依靠这个保持兴奋;巧妙的方法可以短期有效,但人无法长期依靠这个做出改变。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基督徒得救是依靠主耶稣基督,基督徒成长、改变的动力是主耶稣基督,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恩典、救赎、慈爱、荣耀,是基督的荣耀和在基督里的美好驱动着基督徒的改变,因着对这个荣耀的渴慕、对这个美好的向往而希望改变,愿意改变,持之以恒的做出改变。不少人觉得这个动力很虚无,所以他追求更具体的,更可以直接刺激人的意愿、情绪的,例如,直接感受的神奇经历、直接有效的神奇方法。他不能理解圣经所讲的动力,这是属世思维的壁垒造成的,在这种思维里,人不能接受源于基督的救恩,也不能接受源于基督的生命动力。这不是因为圣经讲的模糊、混乱,而是不少人不认为圣经讲的是严肃的、真实的,不认为按照圣经讲的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弗1:17-19, 3:16-19, 亦见腓1:9-11, 3:7-8, 西1:9-11等),是神在基督里彰显的荣耀、慈爱、丰盛充满我们的心志,让我们从心底里确信这是可爱的、可敬的、可喜悦的、可珍贵的。什么在支撑我们的改变,持续的改变?在平凡中、在不平凡中都一以贯之?不会因为暂时看不到果效就灰心丧志?不会因为有暂时的果效就志得意满?这个动力必须是可以超越这些境遇的。

其二,依靠神奇经历、神奇方法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神奇的经历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但它们无法刺透表面,无法触及到生命内在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经历了神迹,不信依然还是不信,有很多人掌握了诀窍,无知依然还是无知。如果你的问题是一个神奇经历、一些奇思妙想可以解决的,那这还不是你的根本问题,你还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你需要的真正改变,不是从早上八点起床改到早上六点,不是从看五个小时手机改到看三个小时,你需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心爱神、渴慕神的话语,如何让心从桀骜不驯到谦卑顺服,如何让自己喜神之所喜、恶神之所恶。这些是任何经历、方法都无法造就的,“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约6:63, 15:3-4),基督徒的改变不是自我更新、不是自我革命,是圣灵借着神的话语在更新,是圣灵将基督的荣耀启示给我们、让我们得以更新(约16:13-14, 来4:11-12)。只有掌管人心的神,可以改变人心;只有圣灵借着神的话语的工作,可以扭转人心;只有基督的荣耀,可以洁净人心。

而这对属世思维的人,是为绊脚石、是为愚拙。经常有人说,我有问题、我想改变,你告诉我怎么改就行了,你说这么多“废话”有用吗?你说基督如何如何有用吗?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如何如何,不要说基督如何如何,解决掉我的问题,我才有空去想基督的事情。神的话语、认识圣经启示的基督,对不少基督徒而言,就是绊脚石一样的干扰因素,就是无用、浪费时间。给我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感怀痛哭,关系不好的夫妻相拥而泣,有矛盾的两个人相视一笑,这不就完了吗?再告诉我点小窍门,立竿见影,还有什么?还需要什么?这正是使徒讲的属神思维与属世思维的区别,属世的神奇是自以为的神奇,属世的智慧是自以为的智慧,这些对人非常有吸引力。“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24, 30),真正理解这个区别不是容易的,真正确信并践行这个教导,不是容易的。

我们是在依靠什么做出改变,我们在期待什么来改变自己,在想要改变的愿望后面,我们应该有属神的目标,也应该有属神的动力和能力。

2024-01-05||学有所思||, , ||